欢迎光临见真知识产权有限公司!打假热线 :400-006-7386
 
 
当前位置:首页 > 打假律师:干这一行,突破了我的各种认知
 
打假律师:干这一行,突破了我的各种认知
作者:打假公司 发布时间:2022-04-06 09:45 阅读次数:
 
打假网近两三年,中国开始出现专门受理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的律师。知识产权侵权在日常生活中很普遍,其中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假货。随着国内对知识产权的重视,“打假”正在成为一个颇有前景的职业。
上海刑事律师从事律师工作10几年。去年,他与同学合伙,成立了一支律师团队,在江浙沪地区进行“打假”。和一般被动受理案件的律师不同,“打假”是一个需要侦查线索与辨别真假的工作。合法的“打假”,首先需要取得品牌授权,接着,由调查员实地调查,拍照取证,最后交给律师进行维权。
谢启明调查的假冒伪劣产品,从面巾纸、水果到潮流玩具、KTV门店,品类五花八门,涵盖了人们日常消费的方方面面。我们和他聊了聊,做“打假”律师的这一年。
以下为上海刑事律师的讲述:
调查员要吃苦耐劳,有点像调查记者
去年年初,我进到一家美妆店查一款叫做玥之秘的防晒喷雾。玥之秘是个韩国化妆品牌,瓶身后面印的是韩文,虽然我不认识,但是记得那几个韩文长什么样。我记得是7个韩文字。那些假货粗制滥造,有的连韩文字的字数都不一样,可能是瞎找几个不知道什么意思的韩文就稀里糊涂印上去了。当时,我一个男的在美妆店找来找去,老板就起疑了,觉得我不正常,过来问,你买什么的,给谁买?这就是考验应变能力的时候了。我赶紧说,给我姐买的,不大懂,只好翻来翻去地看看。
那时我们团队刚组建,每个合伙人需要熟悉全部工作流程,我带着一两个调查员跑了差不多一个月时间,跑了南京的一个区和徐州的一个县。开始没有经验,不知道这种侵权产品通常会出现在哪些地方,没什么特别好的办法,只好扫街,就是一条街一条街、一家店一家店地跑。
大部分情况下,调查员单独行动,这样效率比较高,进店也不会让人觉得奇怪,就像我在美妆店做的那样。调查员发现假货时,首先要拍照,第二,需要描述一下这个物品,看起来假的地方、需要律师重点关注的地方在哪里,然后要标注一下门店的位置,在哪里发现的,以及门店的联系方式。把这些信息都上传到系统里,初步的取证就算完成了。
为了不引起店主注意,调查员有点像调查记者。有个拍照的技巧。通常大家拍照就举着手机,摁中间的拍照键,对吧?我们一般是把相机打开,用侧边的拍照键去拍。苹果手机的音量键就是快门键,如果不是苹果手机,你可以把音量键设成拍照快捷键。这样拍照时,动作比较隐蔽。
但有些时候需要派两个调查员,打打配合。有一次,我和同事去县城的家居市场调查智能马桶盖。县城的调查难度比城市高,你一开口讲普通话,当地人就觉得你很奇怪。你要是假装游客买水果,人家还能理解,你一个外地人去家居市场看马桶盖,就很令人生疑。这时候,我们就打配合,一个调查员负责转移注意力,跟老板聊聊天,另一个赶紧找侵权马桶盖。
我们招聘调查员时,最重要的一项要求,是能吃苦耐劳。我跑调查的那一个月,每天早上8点钟在一个约定地点集合,规划出今天要走的路线。一整天除了中午吃饭休息一下,就顺着路线一路走到晚上。喜欢步行的就走路,喜欢骑车的就骑共享单车,大部分人还是走路。累是蛮累的。正赶上冬天,户外很阴冷,我们就一直走,一直走。一个调查员每天的微信步数是三四万步。那个月我都走瘦了。
调查员这个工作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但善于归纳总结经验的调查员,工作效率会高很多。接到一个新的项目,你要很快地掌握产品的特征,能快速、准确地识别假货。这样线索通过率会高很多,不至于汇总100条到律师那边,50条都不能用。另外,有经验之后,你能很快判断产品可能会出现在哪些地方,哪里是假冒伪劣产品的重灾区。
去哪儿找假货呢?我们会关注线上线下的侵权线索。线上就是在淘宝、京东、阿里巴巴、小红书等不同网购平台进行检索;至于线下,需要调查员有目的性地去各个可能存在侵权的商场、店铺。尤其县城、乡镇里的小超市,都是假冒伪劣产品的重灾区。
有经验之后,一个调查员负责几个固定的区、县。接到一个产品,一个人三天之内要把一个区做完。我们的调查员现在对负责地区的路都熟悉得不得了,有的外地调查员比我这个南京人更了解南京。调查侵权线索只是工作的第一步。
当调查员把搜集到的线索报给律师,我们需要对线索进行审核,用知识产权的法律要求,去对比一下,看看人家是否真的侵权,还是只是一般的相似,但不构成侵权。侵权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你不仔细看,乍一看觉得就是这个品牌,但实际不是,足以构成混淆;还有一种叫不正当竞争,比如恶意歪曲抹黑你的品牌。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你叫“清风”是不是?我弄得一模一样,但我就要叫“清屁”,我就是要博眼球,然后还卖得很好,这也是不行的。
确实侵权的,我们会请公证处派两个公证员去到现场,在公证员的见证之下,把侵权产品买下来,作为证物。接着,我们会和侵权商家进行一个沟通,希望他们立刻停止售卖侵权产品,并给品牌方赔偿相应的损失。如果不愿意,我们就进行起诉,进入司法维权的环节。
人们对知识产权会造成
多大的纠纷和后果,没有预知
2019年,我从美国读书回到南京,开始从事律师行业。
那时,我加入了一个涉外团队,主要做涉外争议解决、涉外商事诉讼、涉外仲裁这类案子,第一个处理的案件就是跨国知识产权纠纷案。
这个案子是这么回事:2016年,美国五百强企业通用电器公司(GE)想要搞一条生产线,打算外包给别的团队做,因此对外招标。上海一家规模不是很大的公司比较顺利地中标了,开始跟GE合作。合作过程中签订合约时,GE非常强势,他们要求上海企业把自己研发出来的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交给GE公司,再由GE授权上海企业,进行生产。在这个基础上,GE才愿意跟上海企业签订供货协议,保证采购上海企业用这套技术生产出的零件,合约长达10年。上海公司一想,十年能挣的钱蛮多的,稀里糊涂就签了约。
结果到了2018年,GE跟瑞士的电器巨头ABB集团私下签订了一个协议,把所有的生产线全部作价28亿美元卖给了ABB。ABB原本有一个类似的生产线,跟GE是竞争关系,他们买下GE生产线的目的,不是为了继续发展,而是为了把它关掉,这样一来,世界上就没有别的企业能跟他们竞争。所以ABB把GE的生产线买过来之后,随即就跟底下所有的供货商提出解除合同。矛盾就这么激发了出来。
我们的上海公司就很冤枉啦,本来你跟我签了10年的合同,我这才第一年,你说不做就不做了。而且我还把知识产权给了GE,想拿又拿不回来。
上海公司的老总以前在国外读理工科博士,本身英语很好,就直接找了一个美国律师帮他做这个案子。结果因为文化环境和诉讼制度不一样,进行得不是很好。他又找我们律所介入,重新组织了律师团队,后来在美国进行了和解。最终帮上海公司把知识产权给要了回来,也相应地争取到一点赔偿。
接触到这个案子我就发现,美国GE在跟上海企业签订合约时,利用上海企业对知识产权不够重视,觉得能赚到钱就行了的心理,给它下了一个大套。上海企业当时很轻易地把自己研发出来的核心专利转让出去,才导致后面被动的状态。我学了很多年法律,在南师大读研究生期间,导师的方向是知识产权,学习了很多理论和案例。但是,当我实际接触知识产权领域的案子,亲身投入去面对问题的时候,感受直接得多。我发现,人们对知识产权没有意识,对这方面会造成多大的纠纷和后果,没有预知。从中国的整体环境来看,大家对知识产权不是特别重视,觉得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也没有很好的保护手段。
机缘巧合,去年,我的同学打通了一些国内比较大的知识产权平台公司的渠道,喊上我和另一位同学,一起来组建团队做这方面的事业。
起初,我是比较犹豫的,因为我所在的是一个全国性的比较有名的成熟律所,反复思考衡量后,我觉得知识产权这个行业有很大的前景。首先,国内民众对知识产权的意识不是很高,相应来讲,除了常规的法律服务,这个领域的市场远没有达到饱和。另外,这一领域是国家的重要战略目标,政府一直在强调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之前,华为自主制造芯片等一系列新闻都在侧面强调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保护知识产权,说白了,就是保护创新。这个行业的未来发展是很光明的。最终,我决定从之前的律所出来,和同学一起,成立了这支团队。
目前,团队有15人,5个律师,6个调查员,还有两个业务专员和两个实习律师。我们和国内一家比较大的知识产权平台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他们从品牌方拿到代理权,再交给我们进行具体的维权工作。
比如最近在做的清风面纸。清风是金红叶纸业推出的面纸品牌,这家知识产权平台公司拿到了对清风这个品牌,包括它底下原木、茶臻等几十个商标的代理权。也就是说,全国所有假冒伪劣清风,或是对清风进行侵权的行为,这家公司都有权力去对它进行打击。在江苏省,他们找到了我们,在全省范围内对针对清风品牌的侵权行为展开调查,进行沟通,无法和解的,由我们进行起诉。
打假这行,涉及到的
产品和行业实在太多了
绝大多数假冒产品一眼就能看出来。我们接的第一个案子是泡泡玛特。首先是做工,真的泡泡玛特做工很精细,假的玩具开模很粗糙,你一摸就能感觉到有毛边,有割手的触感。此外,假的玩具通常有刺鼻的油漆味,或者廉价塑胶的味道。还有一些比较难以分辨,我们就买下来寄给品牌方做鉴别。
你会觉得,这种潮玩的假货主要存在在中小型零售店、乡镇小批发市场,对吧?结果,我们到全国连锁的大型商场,盲盒机里出来的泡泡玛特也有假货,而且数量不少。我当时非常震惊。我想,这种正规超市肯定不是故意采购假冒伪劣产品,但反映出一个现象——我们国家很多正规商家的供货渠道是非常乱的,即使大企业也没有足够的意识。我们需要一个专门的部门,审核供货商的资质。干了这一行以后,真的有各种突破我认知的情况出现。
比如我们做的一个项目是晓蜜哈密瓜。大多数公众买哈密瓜的时候不大在意品牌,但其实很多水果店和大型超市都售卖晓蜜,是哈密瓜届的一个大品牌。但就调查的情况来看,市面上百分之五十甚至更高比例的晓蜜都是假的,没有经过授权。这个比例之高,我们一开始都有点触目惊心了,不过后来也见怪不怪了。
像做这种水果品牌的案子,通常只能从包装去辨别,毕竟水果本身来说,每个果子都长得不一样,不好判断。品牌方会提供一个官方的标准包装。晓蜜的包装只有两种,那些用亮亮的丝绸一样的纸袋子把哈密瓜一扎,上面挂个晓蜜牌子的,或者直接贴一个晓蜜标签的,肯定都是假的。
做水果品牌,调查员会把区域内的超市、水果批发市场、连锁水果店和小的零售店都看一遍。南京有个开小型连锁水果店的叶老板,我也不知道他是有意还是无意,反正搞了好多种侵权水果,过去一年被我们抓住了四五次。有时候是晓蜜,有时候是阿克苏苹果,有时候是库尔勒香梨。前后赔了快十万。
到后来,他一接我们电话就莫名烦躁,又来了!整个人就开始怀疑人生,非常郁闷,怀疑有竞争对手在后面雇人搞他,说气话,要把店关了!也不知道现在关没关。不过我觉得让他吃点亏也好,算花点钱买教训,不要一天到晚搞这种事情,就算不是恶意,你也把自己的供货商搞清楚。
绝大多数卖侵权商品的老板,你跟他打交道能看出来,他对自己卖假货心里是有数的。他从供货渠道拿货是什么价格,这个价格能不能拿到真货,他是知道的。绝大多数老板被抓到了以后就认赔偿了,蛮配合的。但有一些老板他确实没有这个意识,就不认,跟你争,那我们就只能给他上一课了。
例如,我们做过一个招财猫的案例。招财猫是一个中国台湾画家创造出来的形象,这是有版权的。如果用招财猫的形象去做成商品,就需要得到作者的授权。我们抓到一家什么都卖的杂货铺,就在卖那种放在店铺门口的招财猫的装饰品。这种摆设很常见,很多没有得到授权,那这个老板很不幸,被我们抓住了。他觉得,我卖东西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吗?为什么我还要给你钱?我们提出赔偿两万块,他觉得不公平。我们跟他沟通很不顺畅,他始终觉得,我没问题。后来闹到了法院,法官支持了我们的诉求。相当于对他进行了一次知识产权普法,只不过普法的代价有点贵。
招财猫的侵权很常见。我们接的项目里,涉及到的最大金额的赔偿,是一家大型连锁超市卖的未经授权的招财猫饼干。这个连锁超市有三十几家分店都在卖,最后赔了28万。打假这行涉及到的产品和行业实在太多了。我们还做过纯K的案子。纯K会给我们一个比较详细的资料包,包括商标长什么样,统一的装修风格是怎样的,以及授权加盟店的名单。你会发现很多KTV挂着纯K的牌子,其实根本没得到授权。这种假冒的店不仅乡镇有,南京城区里都有。还有宝岛眼镜,很多眼镜店自己定制了一个招牌,“宝”字少一个点,一般消费者不会仔细看,就走进去了。
去年做过的项目里,智能马桶盖这个产品是比较难办的。
你要根据产品的包装盒才好判断是不是假货,光看产品很难看出来。但我们的调查员去家具市场发现,摆在台面上的通常都是展品,除非你把这个东西买下来,店家才会把包装盒拿出来。这就对我们的取证造成了一定麻烦。马桶盖挺贵的,一个都卖一千多,我们不可能都买下来。这个产品我们就没有深入进行下去。
平台公司一直鼓励我们尝试贵重一点的行业,毕竟涉及价值比较高。他们希望我们去做珠宝。但珠宝在展柜里,很难一下子就看出来,要买回来仔细研究。珠宝都很贵啊,我们不可能大批量购买。这种项目对于律师团队来说,比较棘手。
为肃清假货乱象尽了微薄之力
国内很早就开始打击侵权了,但出现专门的知识产权公司,大规模地拿知名品牌授权,再发展律师做维权,是这两三年的事。这是个发展中的新兴行业。我们团队也只做了一年,在知识产权方面是刚刚入门。
知识产权主要分为三块: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前面我列举的案例,属于简单的外观设计侵权。什么叫发明呢?举个简单的例子,自拍杆,以前没有,我发明了出来,既可以拿在手上,也可以自拍,我把这个东西命名为自拍杆,从无到有,就是一个发明。什么叫实用新型呢?市面上已经有自拍杆了,但是我觉得不好用,我设计了一个结构,使它更稳定或者旋转的角度更大,我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创造,新的改进,这就是实用新型。知识产权永远伴随着新技术、新模式的产生而不断变化,挑战很大。作为一个新人,我需要学习和探索的东西还有非常多。做了一年多,很多时候挺有成就感的。比如泡泡玛特,扫过一遍之后,再做二次筛查和三次筛查时,发现假货的数量少了很多。这种时候,你就会觉得自己为肃清市场上假货横行的乱象尽到了一些微薄之力,为整个消费环境的变好做了一点贡献。
很重要的一点是,假冒伪劣产品除了对品牌方构成侵权,对公众消费者的权利也有非常大的损害。比如你选清风,是因为相信大品牌的品质保障。结果你买了个假的!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做出来的吗?你也不知道它是否达到环保标准、卫生标准,对人体有没有损害。消费者什么都不知道。再比如,品牌玩具使用的塑料是母婴级别。小孩子喜欢咬玩具,冒牌玩具你不知道从哪个加工厂出来,对人体有没有害,产品安全存在很大问题。
还有水果产品。我买过假的晓蜜哈密瓜,挺甜的,水分也很足,不是烂水果。但它没有通过品牌方认证授权。品牌方给出冠名权,需要经过一系列检验和认证流程。消费者付了这个品牌的价格,但买到的是没有走流程的产品,少了一道品质保险。也许有的瓜的确种得不错,但整体还是没法达到品牌方所要求的品质。
从事这个行业,对我自己的消费行为也产生了影响。以前,我去小超市买餐巾纸、饼干,可能随手一抓就付钱走了。现在我见过这么多五花八门的假货,买东西会多看几眼,分辨一下。我对法律产生兴趣,就是因为法律跟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现在我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毕竟市场上的产品实在是太多了,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吃过假货的亏。像我们上大学时候跟同学喝酒,第二天起来头疼得不得了,那就是买到假酒了。那时候这类事情不是很常见吗?
 
上一篇:牛气冲天”酒被指侵权遭罚283万
下一篇:知识产权维权的那点事儿
业务范围
商标标注
商标维权
版权服务
商业尽职调查
法律诉讼
热点文章
  商标侵权都有哪几种情况
  “鲍师傅”糕点打假维权已获赔35万元
  美克家居商标维权一审获赔300万余元
 
 
友情链接
员工背景调查
企业征信调查
上海私家侦探
打假维权公司
知识产权调查
商业调查
打假维权网
 
 
快速通道
关于我们
商标注册
商标维权
版权服务
商业尽职调查
打假资讯
法律诉讼
 
 
联系我们
总部:上海浦东新区浦东大道2117号13楼
电话:400-0067-386
邮箱:dajiawm@163.com
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 至 18:00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2008-2019 上海见真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601008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