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假公司:央视“3.15”晚会点名一大批企业商家。从入口的老坛酸菜到出行的电动自行车,从直播电商消费到平台软件陷阱……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曝光台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年年3.15,年年有假可打,为什么每年的3.15能折射出这么多问题?
3.15全称是“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打击假货,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各类假货的出影响了百姓的生活质量,轻则买到假货平白添堵,重则给百姓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威胁。除此之外,合法合规经营的企业也是受害者,自己花费精力财力研究出来的产品,还未等到回收成本经早早被假货占去了先机,着实给企业经营带来了困难。如此循环下去,只能让企业丧失了继续的动力和财力,影响社会发展。
打击假货重点在于如何做,口号喊得再响,不如脚踏实地。打击假货首先要源头入手,对于假货的企业发现一个,查封一个,绝不姑息。对于出售假货的店铺,发现一家,关济一家,绝不手软。拿出壮上割腕的决心和信心,就一定能在源头上对假货坚决遏制。同时在社会上也要建立征信体系,对于存在制假售假的企业,纳入“黑名单”,不允许再次进入市场,对于创新型企业,要给予定奖励,在社会上引领打假风向。
我们不能只指望315晚会这一天来曝光所有违背、欺骗、无视消费者权益的商家。这是一个正循环的议题,企业重视消费者权益,产品好了,消费者能够享受到好的产品与服务,消费者就会信赖这一家企业,就会促进这家企业良性发展。可一旦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形,商家们会利用违背消费者权益的手段,就会使市场陷入恶性循环,到最终损害的就是消费者的直接利益。不信不立,不诚不行。
只有让商家诚信,企业正义深入每一个人的内心,全面建设和谐稳定社会才触手可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