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护航企业发展、保护知识产权,近年来,嵊州市公安局围绕“警务前置,主动作为”理念,以“昆仑”行动为载体,以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为支撑,以密切警政协作、警企协作为抓手,深入实践线上线下一体化维权打假新模式,全力保障企业发展。今年以来,该局立案侦破侵权假冒案件3起,采取强制措施15人,查获侵权伪劣商品6000余件,涉案案值达3000余万元。
打击:
聚焦“线上经营、线下集群”
去年以来,嵊州市公安局牵头,建立由公安、市场监管、知识产权局等行政执法部门和行业协会、重点企业、大型物流等组成的知识产权保护联合体系,紧盯企业反映强烈的非法经营、侵犯知识产权等突出问题,成立攻坚专班,依托情指合成作战,对部门移交、平台预警、投诉举报等渠道发现的涉假线索,集中开展类目分析,进行严厉打击。去年年底,嵊州市公安局对本地一食品公司被侵犯知识产权案集中收网,捣毁制假生产窝点6处,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12人,依法扣押假冒注册商标商品3000余件、包装1000余件,摧毁制假生产线8条。
服务:
聚焦“线上联络、线下走访”
在大众创业的大背景下,嵊州市公安局始终将本地品牌权益保护放在侵犯知识产权打击整治工作首位。安排专人梳理各类咨询件、投诉件,通过建立“线索交办、跟踪盯办、信息反馈”工作机制,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回复。同时,充分发挥微信群纽带作用,建立三级微信群30余个,及时与企业互通信息,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变“被动”为“主动”。紧密结合社区大走访工作,持续推进企业警官制和市场警官制,安排27名企业联络员分驻全市11家知名品牌企业的警企联络室,充分借助社会力量拓宽、深挖侵权假冒线索来源,开展靶向打击整治,实现打击破案与企业创新发展双赢。今年以来组织开展企业全量摸排,发现被侵犯知识产权的有效线索2条,成案打击1起。
防范:
聚焦“线上宣传、线下引导”
去年以来,嵊州市公安局依托各级主流电视频道、报纸报刊等播放刊登开展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动态和信息,先后推出3起典型案例。充分利用嵊州警方官方自媒体矩阵,创作推送食品、药品类常用法律法规、防范手段、打击成果等专题宣传片5期。此外,结合信息采集、安全排查、治安巡防等活动,将打假宣传海报、展板、手册等送进村(社)小区,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0余份,并结合“3·15”“4·26”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主题教育宣传。通过对接获取中小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需求,邀请知识产权保护专家,开展精准宣讲活动,着力提升企业员工安全意识,增强风险防控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