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打假网:自己是某品牌的专职打假人员,然而为了“更好”地骗取打假奖励资金,竟然自己购买假冒产品,然后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举报,再将“打假事实”报送给品牌方,最终骗取打假奖励资金。2月18日记者从马鞍山警方获悉,近日当地就破获这样一起案件,7名嫌疑人因涉嫌诈骗罪、假冒注册商标罪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
01
使用假油漆负责人“消失”
此前马鞍山市花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王某举报称,辖区内一处施工工地使用的某品牌油漆为假冒伪劣商品。经询问,王某是上海某公司的职业打假人员,长期帮助上述知名油漆品牌方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打假服务。
根据王某举报,执法人员到达现场后,发现有82桶某品牌油漆确实存在问题,同时现场一名自称李某的负责人表示这批油漆是其购买的。随后执法人员在现场对李某的身份信息进行了登记,暂扣涉案油漆,并将部分样品进行送检。
然而次日当执法人员再次联系李某的时候,却发现李某已经失联了。考虑到李某有可能在别的工地也投放了假油漆,市场监督管理局将该情况反映给公安机关,希望公安机关可以协助调查。
02
打假人和被举报人“在一起”
马鞍山当地警方介入调查后,首先核查了李某身份,发现其之前提供的身份信息均为虚假信息。于是民警决定联系举报人王某,看看是否能从其那里获取一些线索。
没想到对于民警的电话询问,王某却显得十分意外,同时表示“这种数额的假冒伪劣商品举报,你们公安应该是不介入的吧?”察觉到异样的民警,在后续的通话中,也发现王某在某些关键问题的回答上漏洞百出。
使用虚假身份、无故消失的“李某”,语出惊人,反应怪异的王某,两人种种的不合理行为,让民警感觉两人背后可能藏匿着什么秘密。
通过进一步调查,民警发现王某经常与一名男子同行出入,而经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辨认,该男子正是消失已久的“李某”。
经查,“李某”的真实身份为郑某,不仅与王某是同乡,并且两人往来频繁,有着多次同行、资金往来等情况。随着证据越来越多,警方基本断定这是一个先制假、再打假,以骗取品牌方打假奖励经费的犯罪团伙。
03
制假“打假”再骗奖励
在掌握充分证据后,近日民警分赴山西、江苏两地,将王某、郑某、杨某抓获。根据几人供述,在江苏省宜兴市将吴某芬、杜某琴、吴某军等多名制假人员抓获归案,查封制假工厂1个,扣押制假造假相关设备10余台,查冻涉案资金130余万元。
据王某供述,自己作为专职打假人员,觉得用常规手段打假,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收入不稳定,便从吴某芬等人处购买假冒的某品牌油漆,然后伙同郑某、杨某在安徽、江苏、河南等十余个省市,寻找工地、仓库堆放自己购买的假冒油漆。
之后王某再以自己品牌打假人员的身份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举报,最后将伪造的打假事实报送给品牌方,从而骗取打假奖励资金。
自2018年以来,王某等人合计作案59起,涉案资金达130余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