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我们需要可靠的科学。”
——打假斗士伊丽莎白·比克(Elisabeth Bik),对造假行为“恨之入骨”,最关键是,她现在“连自己都不放过”。
最近,她合著的一篇论文出现问题,自然也成为她打假的对象。
论文造假行为影响深远。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论文造假事件大家还记得吗?那篇关于阿尔兹海默症的论文,被引用了2300多次后,竟然被指出文中出现大量图像篡改造假。
论文中看似不起眼的图片,却因为造假,导致全世界范围,这16年基于该结论的研究竹篮打水一场空,科研经费大量流失,而许多科学家的心血和青春也付诸东流。
最近,比克在《纽约时报》撰文,提出了关于杜绝论文造假的建议。看看她是如何说的。
“论文造假”,不论是谁,听到这几个字都会恨得咬牙切齿。
但在知名学术打假人伊丽莎白·比克(Elisabeth Bik)看来,学术造假不仅是对这些科学家的不公,本质上更是一种科学欺骗。
01
她的打假战果:956次论文更正、923次撤稿
每个研究者都会面临资金、学术等各方面的压力,多数科学家都沉得住寂寞,甘坐冷板凳,但少部分人喜欢“弯道超车”,于是学术造假问题就出现了。有造假行为,就是打假行为。
近日,比克在《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发文: 科学有一个令人讨厌的图片造假问题(Science Has a Nasty Photoshopping Problem) ,表明了自己对学术造假的态度,以及对杜绝学术造假的建议。
文中,比克直言, “许多科学期刊和学术机构对图像造假的证据反应迟钝。”
——至今,她的工作已经在学术界带来了956次论文更正、923次撤稿。
但令她失望的是,大多数有问题的论文仍未得到处理,那些期刊并没有任何采取行动。 一些出版商非常在意自身的名誉,他们可能不好意思承认自己的期刊出了问题。
在她看来,有些机构往往会打着“弄错了”的幌子,极力掩盖事实,或者是选择开除无足轻重的初级研究人员,而相关实验室的负责人仍然在原处,岿然不动。
另外,比克对人工智能的出现也表示担忧,她肯定了人工智能在实验中的作用,但是也担心, “人工智能还能够用于生成虚假数据。”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也可能会导致图片的捏造和视频的剪辑更加轻而易举。因此,比克指出,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真假将更加难辨。”
比克在这篇文章中,还列举了一个清单,她认为,要杜绝学术造假,得先从这些事情上开始做出改变:
1.期刊必须严格控制文章质量,在文章出版之前应该请图像分析专家和统计学专家进行筛选;
2.当有证据证明图像造假时,期刊应该尽快采取行动——比如在六个月内撤稿或更改;
3.需要设立国家和国际科学诚信组织,独立调查涉嫌造假的案件,并有一定的权限惩罚造假者;
4.对科学研究的合理批评应该受到法律保护;
5.期刊应该向发现已发表论文中有严重错误或造假行为的打假人支付报酬;
6.随着区分真假数据越来越困难,科学可能需要支持一定程度的模型复制,也就是复制和被复制的博士生都能获得学分;可以说,比克的意见直白、中肯,又不乏犀利。如此孜孜不倦维护正义的比克,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02
比克为何“死咬”造假不放?这得从她的天赋说起
比克对图片造假洞察秋毫,不仅源于她的执着,还她在辨识图片上是有天赋的。
从小,比克就在 “发现重复模式” 上有惊人的天赋,儿时的她在大人谈话时,关注的是不断重复的地砖,而非大人谈话的内容。
这种能力仿佛是一种“祝福”,加上她自己 戏称为“强迫症”的个性,让她能够在许多科学图像中找出重复项。
谈到打假的时光,比克这样描述自己最初打假的生活, “白天,我去斯坦福大学的一个实验室工作,但我每天晚上和大多数周末都在寻找可疑图像。”
2019年,比克辞去了工作,以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寻找和报告更多科学造假案件中,成为了专业打假人。
从2014年到现在,她利用她的天赋和能力——还有大量的咖啡,分析了10万多篇论文,发现4800篇论文有明显的图像重复,另有1700篇论文有类似的错误、作弊或其他道德问题的证据。
对此,她已经向对应期刊的编辑揭露了其中的2500篇。 但遗憾的是,她很快发现,那些期刊的负责人往往对这些“错误”无动于衷。
但这难不倒她,她将这些可疑论文发布到PubPeer——这是公开讨论科学文献的网站。
这一打假,就打到了现在。比克也因她的执着和正直在科学界声名远扬。
2020年11月,比克被微生物学会授予彼得·怀尔迪奖,2021年获得约翰·马多克斯奖,并被《怀疑论者》杂志授予2021年奥卡姆怀疑行动主义奖。
有趣的是,比克并非一开始就是一个专业打假人,之所以走上论文打假的道路,还得从2014年1月的那个夜晚说起。
03
在成为“打假斗士”之前,她是一名微生物学家
8年前的比克还是微生物学方向的学者。一天晚上,她像往常一样坐在家里的电脑前,筛选科学论文。
但她没想到的是,那一天晚上看到的论文会改变她的人生轨迹。
她感觉有一篇论文中的生物组织图像特别眼熟,出于好奇,她迅速翻阅了同一作者的其他论文,查看里面的图像。
她惊奇地发现,同1张照片被用在2篇不同的论文中,并且对应3个完全不同的实验结果。
更让她无语的是,作者为了让图片“看起来”不同,还对图片做了反转、拉伸、裁剪处理。
比克非常生气,她说道, “这明摆着是作弊和造假。科学家的实验是相互依赖的,这种作假会导致其他研究人员为了这一个虚构的结果——浪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
愤怒之余,比克联想到一个很关键但又细思极恐的问题——这种案例难道只有这一个吗?
就这样,她踏上了在生物医学期刊上寻找可疑之处的道路。
04
对造假行为咬牙切齿,连自己也不放过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比克对自己合著的一篇文章也下手了。
这篇文章可以追溯到她在uBiome公司工作的时候,其中内容是该公司曾用于开发人体肠道细菌临床试验的研究。比克指出,这篇文章的数据集可能来自婴儿和宠物的样本,但这类样本不该在这个实验中存在,由此导致临床试验的结果出现问题。
不论这篇文章的最后结果如何,她这种“狠起来连自己都不放过”的态度,或许正是科学家需要的严谨以及实事求是。
如今比克依然在她的“打假”路上奋斗着,也期待在像她一样致力于打假的科学家的努力下, 科学研究会变得更加纯粹,更加可靠,更加“科学”。
对于像比克这样的“人才”,我国科学领域也是急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