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一直是美妆日化行业里的大问题。无论进口国产,只要是市面上叫得响的品牌,几乎无一例外能在市场中找到仿冒品和山寨品。
山寨、抄袭者,属于各地警方、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市场监管局的重点严打对象。
2002年的一份数据显示,仅中国大陆地区,假海飞丝就让宝洁公司损失2亿美元。
2015年前后,“山寨品牌”变本加厉仿冒进口和国产大牌,在2017年江苏徐州和2019年浙江诸暨破获的两起制售假化妆品案中,涉案金额均超过一亿人民币,香奈儿、迪奥、SK-II、海蓝之谜、兰蔻、雅诗兰黛、资生堂、欧莱雅、IPSA、强生等诸多品牌都是被造假的对象。
租一个地下作坊,购买一批大牌包材和伪造内料,就能形成一条售假制假产业链。据公开报道,在浙江诸暨警方破获的案件中, 生产一瓶强生婴儿油的成本不足1块钱。
再加上旧版《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1989年版)中对制售假化妆品的量刑仅包括停产罚款,不涉及刑事犯罪。
对“山寨”品牌来说,超低的成本,超高的收益,让制假售假者屡禁不止。
而在2021年后,《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对制售假化妆品的罚款金额从过去的3到5倍,增长到15到30倍,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还要判刑,违法成本迅速攀升。
但与此同时,随着电商平台的崛起与营销模式的多元发展,山寨品更加猖獗。
国货知名品牌是头号受害者,颐莲、完美日记、花西子、参半等品牌饱受其苦。
不过从2019年11月开始,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开始施行,其中加重了对商标侵权者的惩罚,其中将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额由1倍以上3倍以下提高至1倍以上5倍以下,法定赔偿额上限也从3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
国家知识产权局在今年(2022年)1月24日印发的《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信用管理规定》中也提到,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专利申请、恶意商标注册申请行为等被列为失信行为,国家知产局将把失信主体列为重点监管对象,提高检查频次,依法严格监管。
有法可依,大大鼓励了品牌维权。
据公开信息显示,从2020-2022年5月,上述国货品牌均有多起的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侵害商标权纠纷,和不正当竞争纠纷的开庭案件。
博主发声“打假”,颐莲大玩“致敬经典”
即使如此,山寨品仍在一些电商平台卖得猖獗。
5月中旬,一位零食评测网红“网不红萌叔Joey”在微博分享了他的“被骗”经历:
他最近换季期间皮肤过敏,准备买一瓶颐莲喷雾稳定肌肤,没曾想下单时,买错成了外包装几乎一致的“t:7”山寨品,随后他顺藤摸瓜,通过网购平台发现了更多颐莲喷雾的山寨仿品,包括但不限于“t:7”、“珀蔓朵”、“美美的天空”、“RongYao”、“捷缇莎”等等。《未来迹Future Beauty》搜索发现,这些山寨品的实售价均在30元/300ml以下,是正品的不到三分之一,其中部分山寨品的月销量甚至超过10万。简单算笔账,按26.9元/300ml的实际售价算,这款山寨品的月销售额能达到269万元,一年能卖3000万元左右。
而事实上正品颐莲“大白瓶”(即“颐莲玻尿酸补水喷雾”)广受消费者的喜爱和好评。除了2021年获得天猫金妆奖“年度超级化妆水”之外,还于“天猫大牌日”期间,在爽肤水类目销量、回购率、好评率稳居前列。
仿品每卖出的3000万,都是正品损失的3000万,所以正品品牌必须要止损。
一方面,通过正常法律途径维权打假当然可行,虽然耗时耗力,但能让山寨窝点关门大吉,解决制假源头问题。
但话又说回来,市面上山寨货屡禁不止,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因此在主动打假的同时,消费者沟通也尤为重要。
沟通些什么?
首先,消费者能去买山寨品,或主动或被骗都有一个前提:即其对正版产品充分认可。无论品牌力也好,产品力也好,他对该品牌有一定的认知,对产品效果也有一定了解。正如上述网红经历过的一样,是因为一时不察才买了仿品。
所以针对这种情况的消费者,沟通重点在于大声传递出“我被山寨了”、“市面上有很多山寨货”的信息,提醒消费者在购买时擦亮眼睛,选择官方正规渠道。
第二种情况,针对由于价格原因主动选择山寨品的消费者,要讲清楚正品的价值所在。
大喇叭策略真的有效。
最近,颐莲发布一条品牌短片,对“网不红萌叔Joey”KOL引爆的话题含蓄回应,以精品致敬经典,暗讽山寨,在社交平台上引发的一股“致敬经典”的热潮,引发全网讨论和热议。短片以“致敬经典”为核心,推出新品颐莲玻尿酸深层补水喷雾,以全新配方致敬颐莲经典喷雾,并诙谐幽默地致敬《低俗小说》、《这个杀手不太冷》等经典电影。片中“精品不怕模仿,精品不怕超越”的slogan,隐晦宣誓正品的底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