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见真知识产权有限公司!打假热线 :400-006-7386
 
 
当前位置:首页>打假资讯
 
当“自制”食品遭遇职业打假
近日有媒体报道,王女士销售婆婆毛妈妈“自制”的粉蒸肉、回锅肉等土特产时,被职业打假人邵先生盯上,指出货物没有标签,是“三无产品”,并向法院起诉。法院二审判决王女士退还货款并给予10倍赔偿,共计约5万元。此事连日来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自制”食品官司为何引发热议
店在网上开,祸从天上来。从“毛妈妈”一家的角度来看,网店办理了营业执照和相关合法手续,食品安全没有问题,食品标签也有,只是这次售出的扣碗、粉蒸肉、烧白属于新产品,还没得及贴标签。对这笔争议订单及其所引发的法院判决结果,“毛妈妈”一家显然无比委屈。
此事在网上成为热议话题,一个重要原因是毛妈妈满脸泪水叫屈的视频,勾起了网友们的同情;再加上法律规定不够明确,造成公众认知不太统一,支持者与反对者互不相让。从社会层面看,短视频、微商等新型经营模式的兴起,对传统外卖平台、电商平台的监管规则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食品安全是否需要职业打假
针对此案,有人认为,邵先生知假买假,借职业打假谋利,不应获得法律支持。不过,也有人指出,法律是刚性的,是必须遵守的。如果王女士的食品经营合法合规,也就不会被职业打假人盯上。专家指出,现阶段,食药品领域中“知假买假”的职业打假行为并不为法律所禁止。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一个人,容不得半点轻视。但由于监管范围、监管成本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有关部门并不能做到对食品安全全方位、无死角的监管。不管出于何种目的,职业打假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市场环境,扫除了“舌尖上的雷”,维护了消费者权益。
合规经营才能做好产品
对新兴的交易模式和消费场景,监管部门和平台既要守住底线,防止“粉蒸肉”吃出问题、消费者维权无门;又应做好合规管理,让这碗“粉蒸肉”能继续助民、便民。最关键的是,商家自己须合规经营,做一碗不管是职业打假人还是普通消费者,谁也打不翻的“粉蒸肉”。
此案也提醒相关个体商户或将来可能开展类似业务的经营者,开展经营活动,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有关部门也应该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帮助更多的个体商户增强法律意识。

上一篇:打假涉嫌敲诈的“职业打假”撞到了法律枪口上

下一篇:南平警方全链条破获一起特大假冒知名茶企商标案

业务范围
商标标注
商标维权
版权服务
商业尽职调查
法律诉讼
热点文章
  上海打假公司:22起涉春节档电影侵权案···
  上海打假公司:‌‌“离线下载”不构成···
  上海打假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
  上海打假公司:产品打假,也要走出“舆···
 
 
友情链接
打假维权网
商业调查
知识产权调查
打假维权公司
上海私家侦探
企业征信调查
员工背景调查
 
 
快速通道
关于我们
商标注册
商标维权
版权服务
商业尽职调查
打假资讯
法律诉讼
联系我们
典型案例
 
 
联系我们
总部:上海浦东新区浦东大道2117号13楼
电话:400-006-7386
邮箱:dajiawm@163.com
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 至 18:00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2008-2019 上海见真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6010087号-8